α射線、β射線等帶電的射線進入物質后,主要是與物質的電子相互作用,引起物質的大量電離。γ射線等不帶電的射線進入物質后,首先產生一個或幾個能量較高的帶電粒子,這些帶電粒子再與物質的電子相互作用,引起物質的大量電離。射線與物質的相互作用可以歸結為物質的電離,引起物質的改變兩個過程。
一、輻射劑量學的量與單位(物理量)
“劑量”是將物理測量和輻射生物效應聯(lián)系起來的一個物理量,電離輻射在物質上的效應由輻射場和電離輻射與物質的相互作用決定,劑量學的量和單位是為描述輻射場、輻射作用于物質時的能量傳遞,以及受照物內部變化的程度和規(guī)律而建立起來的物理量和量度,是一種功能表述特定輻射的特征,并能夠加以測定的量。
1、照射量X
(1)照射量只適合用來表示X和γ射線在空氣介質中產生電離能力大小的輻射量,單位是C/kg,過去專門名稱是倫琴,符號R,1R = 0.873rad(拉德);
2)X和γ射線的光子在單位質量的空氣中釋放出的全部電子被空氣阻止時,在空氣中產生同一種符號離子的總電荷量的絕對值,不包括光子在空氣中釋放出來的次級電子產生的輻射被吸收后產生的電離能量。
2.比釋動能K
(1)比釋動能只適用于不帶電粒子,但適用于任何物質,單位是J/kg,專門名稱是戈瑞,符號Gy。過去還有個單位為拉德(rad),1Gy=100rad;
(2)比釋動能對應的數(shù)值為不帶電電離粒子在單位質量的某一物質內釋放出的全部帶電電離粒子的初始動能的總和,也包括在該物質內發(fā)生的次級過程所產生的任何帶電粒子的能量;
(3)不帶電粒子授予物質能量分成兩個階段:第一,不帶電粒子與物質相互作用釋放出次級帶電粒子,不帶電粒子的能量轉移給次級帶電粒子;第二,帶電粒子通過電離、激發(fā)把從不帶電粒子處得來的能量授予物質;
(4)在給出比釋動能數(shù)值的時候,必須同時指出該比釋動能相連接的物質與該物質的部位。
3.吸收劑量D
(1)物質吸收輻射的能量越多,輻射引起的效應將越明顯,吸收劑量D是單位質量受照物質中所吸收的平均輻射能量;
(2)吸收劑量適用于任何類型的輻射和任何受照物質,單位是J/kg,專門名稱是戈瑞,符號Gy;
(3)在給出吸收劑量數(shù)值時,必須同時指明輻射類型、介質種類和所在的位置。
二、輻射防護中使用的基本量(防護量)
輻射防護中,測量和計算的主要目的是定量說明個人或群體實際受到或可能受到的輻射照射。吸收劑量D是用來說明生物物質所受照射的重要物理量,但是不能直接用來預示輻射照射所產生的生物效應;某一吸收劑量產生的生物效應與射線的種類、能量以及照射條件有關,意味著即使受到相同數(shù)量的吸收劑量的照射,但是射線種類和輻照條件不一樣,所所導致的生物效應也不盡相同。
1.當量劑量HT :
(1)當量劑量就是用同一尺度表示不同類型和能量的輻射照射對人體造成的生物效應的嚴重程度或發(fā)生幾率的大小;
(2)輻射在器官中的當量劑量=平均吸收劑量*輻射權重因子,單位是J/kg,專門名稱是希沃特,符號Sv;
(3)輻射權重因子的數(shù)值來自我們當前最放射生物學的認知,不斷變化,最新的輻射權重因子如下所示:

2.有效劑量E:
(1)隨機性效應發(fā)生概率與當量劑量之間的關系還受到器官或組織的不同而變化,有效劑量表示為身體各組織器官的當量劑量乘以其組織權重因子的和,單位是J/kg,專門名稱是希沃特,符號Sv;
(2)組織權重因子反映了在全身均勻受照下各器官或組織相對總危害的相對貢獻,也反映不同器官或組織對發(fā)生輻射隨機性效應的不同敏感性。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